读张中行老先生的《禅外说禅》时,我正羁旅在著名的禅宗丛林、赵州禅师的道场柏林寺读佛经。每日寅时起身,随住持的僧众上殿礼佛读经。
打扫塔院时,红日初升,百鸟婉转,翠柏苍虬,风铃丁 。一个人听得竹
某日下午,坐中下急,遂闲下纸笔,匆匆往东司(东司者,厕所也)行去。路上正遇寺里的当家和尚明海法师与一中年人陪一位布衣老者,信步寺内的青石板路。他叫住我,“小马,哪里去?”我笑了一笑,指了指。他含笑止语,转过头与老者继续说起来。
明海法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和尚。他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高才生,因心仪佛法,遂在当代禅宗泰斗净慧大师座下皈依佛门。平日,我常向他请教佛法的,因此相熟。
我定眼看了看他相伴的老者。高高的个子,不胖不瘦;白白的头发,短短直立;面目和善,一双眼睛里透着水一样的清亮。我继续前行,随风传来明海法师和老者的对话。听老者说“我是外道,我是外道”云云。
事毕,我依旧顺原路回寮,依稀明海法师数人的身影,仍在寺里周行。心里记挂着桌上摊开的书事,我没有太留意,匆匆走回,把卷清读。
天色向晚,明海法师来到了我的小寮。他一脸的笑容。“小马,刚才事后,你怎么不跟我一起走走呢?”
我抬起头,满脸疑惑,“有事?”
他深深地点了点头,一双细长的眼睛,流露着智慧的光。
“什么事?”我接着问。
“你不是读过《禅外说禅》吗?今天那作者张中行老先生游罢赵州桥,来过寺里了。”
我一听,心里激灵想到下午见他陪同的那位老者。“就是那人吗?”我急急地问。
“就是。”
“唉呀!那你怎么不告诉我呢!”
“你那般忙,没听我说完就急走。”
我遗憾得直摇头,“不想心仪已久,今日竟当面错过。”
明海法师凝目视我,“心仪已久,是心仪其作品,还是他的人呢?”我想到明海法师这话里有深意,一时没有答上来。“若是心仪作品,你能读通他的意思,就是与他见面了;若是因他是个名人而心仪已久,见不见都是一样的。”
我听得点了点头,想起一句妙语,假如你吃了一只蛋,觉得味道不错,是不是非要见一见下蛋的母鸡?顿觉自己之执著,与古代好龙的叶公相近无差。
“今天门口的照相人,也没有为老先生光临照个相,留个影。”
明海法师当即开示我, “老先生留了两幅墨宝,你看一下吗?”
“我不懂书法,想是看了,也不知好在何处。”
明海法师说: “很好很好,你终是明白一些事理了。”我没有应声,仔细地把今天前前后后的事想了半天,不禁叹了口气。明海法师轻轻一笑,“还在悔么?你再悔下去,就是错过了太阳,又要错过星星月亮了。人总是想东想西,把眼前的好景错过。生活在当下吧!”
原来这东寻西觅的妙理,就在平常的生活里面。我听得瞠目结舌如金刚,他低眉安静如菩萨。
好长一阵子,谁也没有了话语,我不知道,今天这有缘不识张中行老先生的际遇,是不是正在告诉我一个显明的禅理。
(摘自《一日沙门》,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,定价:23.80元)